出台激发冰城双创活力的“39条科技政策”,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三权”瓶颈,打造国内最长的“创新创业一条街”……
5月21日5时28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划破苍穹,成功将哈工大研制的“龙江一号”“龙江二号”两颗微卫星送上月球轨道。
随着世界上首次月球轨道环绕编队飞行的完成,“哈尔滨科技”闪耀浩瀚太空。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指出:“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最终要靠创新引领。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哈尔滨深刻认识到,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创新引领。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中船重工七〇三所,中小型燃气轮机项目已经开始试生产,发电市场开发已成规模;万鑫石墨谷年产5000吨石墨烯导电浆料生产线正式投产,资产总额大幅增长;哈尔滨秋冠光电科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0%以上,2017年销售收入是2015年的近20倍;哈尔滨安天科技为超过10亿部智能终端和数十万台网络设备提供安全防护,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安全引擎供应商。
一峰突起,群峦竞上。哈尔滨紧紧围绕自身科技优势,以科技创业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将全市富集的科技“势能”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动能”,打造出驱动哈尔滨振兴发展的强劲引擎。
A 从无到有 政策红利激活“冰城智造”
2016年5月25日,对赵玉新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珍贵而难忘。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发表讲话时,我幸运地站在第一排。”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新教授说,“作为科研人员,总书记的讲话时时激励、鞭策我,让我对转化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充满信心。”
正是这一年,“哈船导航”成立。两年来,这家公司的年合同额超过2亿元,在国内船舶导航领域占据1/3市场份额。研发团队也由最初20余名教师壮大为近100人组成的“核心教师+设计师+工程师”队伍。
前不久,“哈船导航”以军品技术转化的海浪监测仪通过美国船级社认证,正式走向国际市场。预计到2020年,企业产值规模超过2亿元、估值20亿元,3年内具备IPO条件或实现上市。
“哈船导航”的高速成长只是哈尔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的一个缩影。来自哈尔滨市科技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仅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新成立的14家高科技企业中,就有200多名教师成为股东,他们握有的股权价值高达1.64亿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仅2013年以来,通过市校合作就先后推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焊接集团等100多家“新字号”科技型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建立的食品专业孵化器,仅2017年最后两个月,就吸引东北农业大学教师创办的7家企业入驻……
在全国50个城市科技竞争力排名中,哈尔滨列第9位,其中科技成果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列第6位,堪称一座“科技富矿”。
如何把待字闺中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哈尔滨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交出了一张可圈可点的“科技答卷”。
市科技局先后制定实施了《科技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科技政策39条”。沿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企业成长路径,布置服务链,配备资金链,打造产业链。三年来,累计新增科技型企业3446户。
在“从无到有”方面,市科技局将服务链和资金链向科技创业链源头延伸。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以推动国家“三权”制度改革政策落地为靶向,与16所大学大所签订了市校(所)共同推动“三权”制度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意向书,激发了在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近三年来,全市共转化大学大所科技成果1097项。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哈尔滨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最优选择,也是基于城市资源禀赋清晰认知的精准发力。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的论断,为哈尔滨指明了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根本方法和路径。”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说,“现在,哈尔滨正全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B 从小到大 城市“龙脊”崛起“双创一条街”
在被称作哈尔滨“龙脊”的城市中轴线上,国内最长的“创新创业一条街”正在加速崛起。
“创新创业一条街”北起南通大街,经一曼街、东西大直街,南至学府路零公里处,总长15.8公里,沿线集聚18所高等学府,串起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近5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教资源密度国内罕见。
5月24日,在距“创新创业一条街”直线距离不到200米的延兴路45号建筑内,哈尔滨中关村基地孵化器南岗产业基地内,黑龙江省首个虚拟孵化器双创平台——蛋壳网正在进行上线前最后的测试工作。
“哈尔滨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也为我们不断升级孵化器提供了动力。”哈尔滨中关村基地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关德君对记者说,“蛋壳网是我们与哈报集团联手打造的新一代虚拟孵化器双创平台,可为海量的创业者提供‘互联网+双创’服务,使企业与创业服务实现无缝连接。”
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孵化企业,中关村基地孵化器目前已在哈尔滨建立5个孵化基地,总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400家。
中关村基地孵化器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哈尔滨孵化器产业的方兴未艾。为使初创企业尽早得到全方位支持,成功渡过“死亡谷”,市科技局大力加强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从如何大办孵化器、如何办大孵化器、如何办专孵化器着手,在孵化器创办、孵化器提档升级、优秀孵化器引进、入驻孵化器房租减免、绩效奖励等多层次、全链条的政策上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建立起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破解了初创型科技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瓶颈。
为提升孵化器管理水平和能力,哈尔滨出台《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对晋升为市级以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评+奖励”的激励机制。在孵化器之间形成了比服务、比能力的竞争机制,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空间。与此同时,推动孵化器与市场接轨,将个性化服务贯穿“苗圃+孵化+加速+产业”的孵化全过程,成功引入创业公社、阿里、京东、腾讯等国内知名孵化机构和资源。
哈尔滨还创新搭建市校合作平台,培育、壮大一大批新兴科技企业。将省工研院作为推进哈工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目前累计孵化123家企业;与东北农业大学共同出资创建了“事业单位+企业+基金”的新型体制架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及运营公司,现已完成第一批项目产业化投资。
统计显示,2017年,哈市新增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总数达到131家;全年新增在孵科技企业780户,在孵科技企业总数达到3811户。孵化面积达到216万平方米,比2014年末新增175万平方米,增长了439.5%。
C 从弱到强 “科企新军”数量质量双“井喷”
“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始终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回顾两年前聆听总书记对科技人员讲话的场景,哈工大教授马晶、谭立英夫妇至今难忘,“我们志在打造一条联天通地的双向信息‘高速公路’,让领先世界的中国天地通信技术加速实现产业化。”
如今,马晶、谭立英夫妇两年前成立的哈工大卫星激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壮大,即将搬入新建的公司大楼。今年投产后,预计可年产百余台套卫星激光通信终端,跻身世界同类产业前列。
“工大通信”的迅猛崛起,正是哈尔滨本土科技企业“由弱到强”的成长见证。
2017年,全市33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量达到614家,比2016年净增122家,增长24.8%。高新技术企业年增长数量和增长率均创历史新高。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中,增长率由2016年的第13位晋升至第7位,在东北四市中,由2016年的第4位晋升至第2位。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哈尔滨科技企业迎来了“质”“量”双提升的发展黄金期。
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哈市企业技术合同登记的积极性极大提高,2017年在国家技术合同登记系统中新注册的单位达到145家,同比增长222.22%;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2688项,增长67.37%,占全省的94.78%;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亿大关,实现136.22亿元,增长52.78%,占全省的90.36%。
近两年来,哈尔滨市以平均每天诞生3.5户科技企业的速度,刷新着这座城市的“双创”纪录。目前,哈尔滨市校所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总数已经占到哈尔滨市科技企业总数的30%以上,其中,博实、奥瑞德、威瀚等一大批企业始终保持国内行业龙头地位。在不久前的创业时代网全国30个大中型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名中,哈尔滨市列东北副省级城市之首。
截至2017年底,全市三年累计新增科技型企业3446户,占全市科技企业的60%以上,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企业653户,新增上市科技企业52户。超额完成省政府“三年千企计划”下达的目标任务。
创新不停,发展不止。预计到“十三五”规划末期,哈尔滨市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重将提高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观点正在转化为生动的冰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