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宜城城区、丁蜀城区为中心城区,以荆溪路-陶都路为城市发展轴,打造三氿水系廊道和画溪河遗产廊道,划定8个平原地区镇和宜南生态涵养区。“一核双城、一轴两廊、多点一区”,这是《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对城乡空间的最新规划。据了解,宜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近日通过专家论证,规划在特色资源挖掘和利用、旅游规划、景观风貌上充分彰显宜兴特色。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兴在做好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同时,重点打造画溪河遗产走廊。该走廊沿线包括青龙山、黄龙山、古南街、葛鲍集聚地、紫砂厂等多个富有宜兴陶文化特色的遗址。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擦亮“陶都”特色名片。
宜兴具有丰厚的生态与旅游资源,宜南山区和湖荡地区尤为明显,基于这些资源,并以陶、竹、茶、洞为特色,进一步整合生态景观资源,推动全域旅游,打造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城市。借用项目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南部以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两大项目引领宜南山区旅游迈向新台阶。东部以湖滨小镇周铁为中心,发展太湖沿线旅游。北部依托圩区滆湖、西氿等湖泊型湿地,发展水域生态旅游,增添城市旅游新亮点。
“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这是宜兴为自己确定的最新定位。“要成为新兴中心城市,最关键的是要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架起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宜兴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阶段,宜兴在加快建设宜长高速、常宜高速、范蠡大道北延、宜马快速通道等工程的同时,积极对接沪苏湖城际铁路、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锡宜城际轨道S2线等工程,强化区域轨道交通。
新一轮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宜居生活圈的提升,致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尤其是东氿区域,通过特色公共服务配置,提高市民满意度。在科学布局中小学、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便捷度的同时,通过建设文博展示走廊、江南大学研究生院、东氿水上运动中心、大师工作室等特色化、高端化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多元化服务体系。(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