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以闭环式制度推进“263”行动迈向深处补齐生态短板
日前,“常熟263”曝光台完成平台优化后上线运行。新平台设置了自动定位系统,便于群众曝光问题时精准点位。此外,平台对曝光线索的分类也更加精确,细分为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扬尘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危险废弃物违规处置、落后产能、“散乱污”企业(作坊)等十一类,提高了后道解决问题的效率。
这些细节的变动,体现出常熟推动“263”行动迈向深处的决心。自2017年1月启动以来,常熟以铁的意志推进“263”各项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擦亮了这座山水之城的“生态底色”。
常熟城市格局融山、水、城为一体,有着“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特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常熟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年都投入巨量资金和工程量,相继对尚湖实施退耕还湖,修复沙家浜、昆承湖、南湖等多个大型湿地,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保护示范工程。目前,常熟已经建成以虞山、尚湖为主的生态核心圈,以昆承湖、沙家浜、南湖为主的生态涵养圈。正是长期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2016年,全球性会议国际湿地大会首次落户亚洲,就选择在常熟举办。
步入新时代新阶段,常熟提出建设“精致城市”,实现城市发展的一次战略大转型。“一座精致的城市,底色必然是‘生态美’。”常熟市委书记王飏说,常熟把推进“263”行动作为打造精致城市的有力抓手,制定出台总体方案和13个子方案,清单化目录化推进,强力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再现江南水乡特色。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263”和“散乱污”企业整治领导小组,7位市委常委和6位副市长分别挂钩所有板块,各地均“一把手”挂帅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且市“263”办设在市政府办公室,构建起高位领导、力量整合、协调督办的工作体系;市领导带班开展明察暗访,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挂牌整改机制,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在苏州率先启用“常熟263”微信平台,定期推出“263”相关报道,构建全市“共治共享”的良好生态格局……常熟建立健全挂钩联系点、工作例会、暗访曝光、督查通报、挂牌销号、自查自纠、约谈问责等7大工作机制,形成了发现问题、整改、督查、约谈问责的制度闭环。
数字折射出“263”行动的巨大成果。2017年,常熟“263”工作考核位列苏州各县市第一名,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1.8%;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同比下降17.4%;全市断面水质达标率74.3%,同比提升11%。
铁黄沙的出现,则让百姓对这个成果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驱车沿着常熟市区的海虞北路一直往北,十几公里后可以直抵长江边的铁黄沙。令人惊讶的是,扑面而来的不是荒芜的滩涂,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铁黄沙原本是常熟境内长江滩地上的一个洲岛,由长江里的泥沙冲积而成。
“十二五”期间,常熟先后投入16亿元整治铁黄沙,通过吹填方式并陆成岸。在此基础上,常熟计划将铁黄沙建成一个物流基地,与常熟港实现区港联动。出人意料的是,2017年8月,《常熟市沿江生态经济圈概念规划》出炉,对铁黄沙的发展定位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不再进行大规模开发,而是实施生态保护。在这个规划中,常熟综合考虑生态管控及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生态敏感性等要求,提出把铁黄沙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长江生态岛。未来,常熟规划建设以铁黄沙半岛为核心的沿江生态经济圈,同步推进望虞河、海洋泾、常浒河绿色廊道建设,打造由三大生态圈和三条绿色廊道组成的“三横三纵”大生态格局。
踏访常熟城乡,生态建设的成果随处可见。走进虞山镇福圩村沈薛巷,但见整个村子碧水环绕,随处可见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槽,不少人家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直接排到农田,用于灌溉;来到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处理中心,满眼翠绿,河沟环绕,俨然置身于一个植物公园。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净化水质,可以有效处理废水中的氮,达到地表四类水的标准,最终返给企业回用。
“常熟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比较明显,但是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面临的形势压力仍然很大。”常熟市长周勤第说,当前,“263”专项行动已由遭遇战转为阵地战,由治标转为标本兼治,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263”年度考核范围扩大到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深化“散乱污”整治百日行动,全面关停取缔六大类整治无望的企业(作坊),彻底清除“散乱污”现象;对上级交办问题、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督查督办,对任务推进缓慢、工作措施不力的,及时约谈、通报,提出整改要求……今年以来,常熟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向更深处挺进。
根据计划,到2020年,常熟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427.4万吨(较2016年减少203.8万吨),完成110家化工企业关停任务,完成285条黑臭河道的治理,新改建污水主次支管网90公里,实施1000个村庄、3万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8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达到90%,全市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入库、整改率达100%。
本报记者 李仲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