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围绕环城公园等重要节点展开空间设计,重塑水绿交融城市形象
为了重塑合肥老城水绿交融的城市形象,将围绕三孝口、步行街区、环城公园等重要节点展开空间设计,整合周边景观资源与开敞绿化,打造历史文脉清晰、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记者从城建部门获悉,合肥老城区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已经提上日程,研究范围包括一环以内,总面积19.3平方公里。
机关大院和存量用地面临转型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合肥老城区存在建筑风貌杂乱、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公共空间稀缺、产业活力不足等问题,众多机关大院和存量用地也面临着转型利用。
因此,亟须以城市更新规划为统揽,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和景观风貌,提前预控拟更新地区开发强度,补足城市短板,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引导产业升级,重振老城区活力。
规划研究范围包括合肥一环以内,具体为濉溪路、合作化路、屯溪路、全椒路、凤阳路围合的区域,总面积19.3平方公里。
本次老城区更新涉及环城路范围内老城区,具体为环城北路以南,环城东路以西,环城南路以北,环城西路以东区域,面积约5.2平方公里。
重要节点设计重塑老城水绿交融形象
通过规划,将摸清合肥现状家底,建立老城区城市建设基础空间数据库。研究社区居民的需求差异,进行改造的可行性分析,为“有机更新、社区再造”等提供依据。
为了塑造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城市风貌,重点是研究轨道站点、三孝口、步行街区、环城公园等重要节点空间设计,整合周边景观资源与开敞绿化,打造历史文脉清晰、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重塑老城水绿交融的城市形象。
在公共设施配套上,以宜居城市指标为标准,结合人口分布,在对老城区中小学、菜市场、社区服务中心、垃圾站、公厕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评估的基础上,对公共设施配置进行完善和优化,体现就近服务、步行可达。
针对市民关注的老城区公共空间紧缺问题,结合更新地块及周边人口分布情况,突出开放空间的打造,尽可能地增加老城绿地开敞空间,以共建活动场所、开放活动场所等形式,进行结构性修复与系统化织补。
从文创科创角度探索社区商业新方向
在未来的更新改造中,将尊重和保护传统一环“翡翠珠链”公共空间格局,对历史空间、传统街巷、特色街道、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绿化廊道等开放空间进行研究,强化开放空间与城市生活空间、休闲空间的联系与融合。
面对一些老旧小区和单位大院存在的实际问题,分类提出政策和技术措施。比如,以“微改造”的方式,优化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弱势群体设施的增补,注重公共空间、人群活动和社会社区文化塑造,实现各方参与、多元共治。其中,重点研究老省级办公区再利用问题,将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老城区商业服务业面临转型升级,打算从民生、文创、科创角度出发,探索社区商业、社区服务发展的新方向,将发展产业、鼓励年轻人创业与做好社区服务结合起来,构建能有效提升老城经济活力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