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平台开户 >> 城市发展 >> 城市环境 >> 内容阅读
高效配置生态要素 建设绿色宜居雄安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添加日期:18年05月18日

    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容量;水土、能源是城市发展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保障,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向往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

    2017年4月1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决策,并定位于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8年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发布。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低碳、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本文进行简要讨论。

    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力求减少生态“足迹”

    城市是人口集聚地,是国民生产总值和资源能源消耗的集中地,是燃气、管道等各种生命线工程密集分布地。城市居民要吃饭,消耗能源、排放废物,这就构成了一个城市的“生态足迹”。城市组团结构、功能分区、水土资源利用等,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生态足迹。雄安新区并非“一张白纸”,原有三县城及周边地区居住数十万人口、分布众多企业,因而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规划纲要变成现实,以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

    依据已出台的规划纲要,雄安新区组团结构是一大特色。北部区域布局五个组团,各组团功能相对完整,空间疏密有度,组团之间由绿廊、水系和湿地隔离;中部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营造湿地与城市和谐融合的景观;南部将对原有县城和村镇进行改造提升,严格控制白洋淀周边建设,塑造传承文化特色、展现生态景观、保障防洪安全的白洋淀滨水岸线。综合考虑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使人工建筑与地形地貌融为一体,统筹风向、地势、河流、建筑物高度及其布局,建设绿色廊道,形成气流微循环系统小气候,以免为灰霾天气的发生留下隐患;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功能区,以免出现“潮汐式”拥堵。

    优先建好基础设施。在城市干路、高强度开发和管线密集区,建设干线、支线和缆线管廊等多级网络衔接的市政综合管廊系统。建设地下综合防灾设施和安防设施,形成平时与灾时结合、高效利用的地下综合防灾系统,以免发生城市暴雨洪灾。通过几年建设,形成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布局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乡空间格局,而不能是远看大楼林立、近看街道冷清的城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为目标,构建一体化、网络化的城乡体系。规划建设特色村落,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紧凑的城市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统筹绿色廊道和景观建设,保持自然风光、田园风貌,突出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构建一个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家园。

    优化配置生态要素,规划建设绿色宜居城市

    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容量;水土、能源是城市发展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保障,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向往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

    能源供应和消费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十分重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能源开发利用同源。因此,打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须从能源入手。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严格控制碳排放,保护碳汇空间、提升碳汇能力。完善供电系统,增强区域电力供应,建设区域特高压供电网络。以管道天然气为主要气源,建设形成多源多向、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燃气输配工程系统。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供热体系,统筹天然气、电力、地热、生物质等能源供应,用好工业余热,形成多能互补、供需平衡的供热系统;采用地源热泵、气源热泵等新技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亮度、温度、湿度、气流等条件适宜的生产生活场所,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八水绕长安”“北京五条河”,反映了古人“傍山依水”的建城思路。雄安新区的运转,离不开水资源保障。可采取分区供水,供水设施集成共享、互为备用,提高供水效率,降低管网漏失率,提高管网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利用,实行分级分质供水;加强排水河道、排涝渠、雨水调蓄区、雨水管网和泵站等工程建设,在改造存量的同时,新建系统应当全部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要求,加强用水总量和效率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生活、农业等用水强度指标严格管控,建设节水型社会。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中小降雨自然积存、净化和收集利用,提升城市在雨洪调蓄、径流净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建成海绵城市。

    土地是财富之母,也是雄安新区发展之基。“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古人早就提出保护和节约耕地的道理。因此,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确定后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划定起步区、外围组团、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和人口规模,并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按安全、高效、适度原则,积极利用地表和地下空间,明确“生命线”工程平面及竖向层次关系,建设“综合廊道”并减少“马路拉链”现象。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渗坑、排污沟渠综合整治,加强污染源防控、检测、治理,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推动环境协同治理。近年来,京津冀灰霾天气多发,一些城市经常出现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名单中;2015年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并出现富营养化症状。因此,要从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入手,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引进低能耗、无污染的企业,开发低污染高效率的生产技术工艺,提升传统产业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关停、严禁新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和项目;整治散乱污企业、农村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建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从源头治理扬尘、汽车尾气和农村散烧煤等污染源。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体系,控制尘污染。实行国内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严格监管非道路移动源;巩固清洁取暖工程效果,实现散煤“清零”,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

    以产业链思路解决生活垃圾问题。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实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分类运输、分类中转、分类处置;推进“两网融合”,建设兼具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交投点、中转站、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将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淀泊淤泥混合发酵,生产沼气,经净化生产新能源汽车燃料,并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依托,必须放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多源补水,贯通水系,恢复淀泊水动力过程。将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控源—截污—治河”一体化,全面治理工业污染源,强化城镇、乡村污水收集处理,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确保进入白洋淀的河流水质达标;在特色小镇、村庄推广分散式生态化的污水处理技术。强化对白洋淀湖泊湿地、林地及其他生态空间保护,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探索建设污水处理概念厂,尽可能实现零能耗、物质最大循环和化学品使用量的最小化,恢复“华北之肾”功能。到2035年,白洋淀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规划建设形成林城相融、林水相依的生态城市。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开展国土绿化,建设环淀绿化带、环起步区绿化带、环新区绿化带,优化城淀之间、组团之间和新区与周边区域之间的生态空间结构;在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生态涵养区建设大型森林斑块,增强碳汇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沿主要河流和交通干线两侧建设多条绿色生态廊道,发挥护蓝、增绿、通风、降尘等作用。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突出乡土树种和地方特色,在绿化带及生态廊道建设生态防护林和景观生态林,实现生态空间的互联互通;构建衔接“太行山脉—渤海湾”和“京南生态绿楔—拒马河—白洋淀”生态廊道,形成连山通海、南北交融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优化完善白洋淀及上游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实施智能生态管控,全面建成与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管理模式,构建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环境宜居了,城市才会发展、也才能可持续发展。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bet365平台开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