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平台开户 >> 城市品牌 >> 城市案例 >> 内容阅读
暴雨不再看海 “海绵城市”大不同 四个南方典型城市案例赏析
作者:陈颖 来源:固废观察 添加日期:17年06月21日

    自2015年4月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名单公布,到2015年10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再到最近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海绵城市建设可谓来之汹汹,不仅仅是多方政策给力,海绵城市的投资量亦十分巨大,住建部长陈政高在2015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讲话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到1.5亿元。而试点城市的规划投资约为80亿,据此估算,到2020年,我国目前330个地级行政区的投资总额约为3万亿元。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海绵城市建设呢?本文在南方地区选取一些建设中的试点城市,来给大家梳理海绵城市建设思路,探讨海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供大家参考。

    作者:陈颖

    重庆市:因势就形、径流控制

    今年3月,重庆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标志着重庆市正式开启了具有重庆特色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打造。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为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左右,但是全年雨量分布极不均衡,4-9月的降雨量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5%左右。在这一时期内,重庆主城区极易发生内涝现象。

    由于空间结构的特殊性,山地径流的形态结构与平原地区的网状水系结构完全不同,形成干流、支流、冲沟这种等级分明的树枝状形态结构。

    山地城市雨水径流图

    针对山地水文特征的特殊性,重庆制定海绵城市规划措施如下:

    1.划定都市区生态空间格局,形成“四山纵贯、两江合抱、组团布局”的城市山水格局;

    2.水系与湿地相结合的雨水调蓄网络,并划分都市区河流流域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
 
    3.低影响设施设计:贴近山地特征,依坡度灵活设计成阶梯跌落式垂直绿化、雨水花园等,使得雨水径流可以分层流动,有利于水质净化。

    两江新区的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是重庆投入最早的大型规划建设,耗资近20亿,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

悦来新城规划效果图

 

悦来新城建设实景图

    重庆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尚未完成,短期内无法看到其效果,但其因地制宜的规划思路值得其他正在进行规划的城市参考。

    四川省西充县:缺水典型、资源调控

    西充县是川东北的典型缺水城市,地处嘉陵江和涪江的分水岭上,区域水资源贫乏,人均径流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8.5%,存在河流水源的水量不稳定、城市水体污染等问题。水资源紧缺是西充县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西充县的地形地貌并不利于城市地表水的收集和利用,在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城市已有的水源保护,黑恶臭水体治理、污水再生利用、以及雨水的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西充县于今年2月出台了《西充县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及建设项目计划,确定了到2020年达成目标: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以蓄水储水、增加雨水回用率为主要目标,西充县海绵城市的具体建设措施如下:

    打造涉水文化景观,修复河湖水系的生态系统;

    治理黑臭水体,开挖市政蓄水池解决城区内涝;

    新建城区生态公园,保护物种多样性;

    新建小区建设屋顶花园,改造旧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海绵城市规划模型图

    与重庆市相同,西充县的海绵城市建设仍旧处于规划阶段,其建设成果是否如规划中预想的那般达到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福建省石狮市&浙江省杭州市:

    内涝整治、旧区改造

    石狮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位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夏季台风活动频繁,极端气候的出现极易导致市内出现大面积内涝地区。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雨水模型,是在对城市基础和生态不进行大幅度改变情况下的一种低影响雨水系统设计。LID雨水模型包括了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渗渠透水铺装雨水桶屋顶隔断及植草沟等设施。

    石狮市中心城区具有8处严重易涝点,易涝深度达到300~500mm,对这些地区进行LUD雨水系统改造,将区域内15%的硬化道路设置生物滞留带,60%的屋顶改造为绿色屋顶,90%的停车场改造为透水铺装,50%绿地均改造为下凹式绿地。

LID改造前后区域产流汇流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上海市政总院聚焦海绵城市建设专栏;作者:万英)

LID改造前后区域积水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上海市政总院聚焦海绵城市建设专栏;作者:万英)

    LID改造工程经受起了暴雨的考验,其对雨水径流的削减控制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重现期较短历时较短的降雨。经改造后区域内的地表径流量减少,同时截留的雨水量增加,区域管网排出系统量有明显的减少,中心城区呈现出“海绵吸水”的功能,大大地减轻了城市洪涝现象产生。

生态湿塘

公园植被

    而杭州市则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老旧小区——古东小区,进行了LID改造,建设了杭州市首个海绵公园——古苑公园。古东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基建薄弱,雨水管的排水能力不足以达到现在的执行标准,因此对其进行LID改造势在必行,否则极易造成低洼地带积水,形成内涝区。

    LID改造方案具体如下:

    1.改造地势最低的地带为下沉式绿色雨水生态花园。

    2.改造公园池塘为生态湿塘,种植石菖蒲美人蕉等耐水植物来吸附雨水中的杂质,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净化雨水;

    3.雨水进入生物滞留带和公园下沉式绿地后,经过滤通过雨水管网排入生态湿塘;

    4.湿塘自然净化处理后,溢流进入调蓄池内;

    5.调蓄池蓄满水后多余的雨水排入河道。

    其中,调蓄池内储存的水,平时可用于补充湿塘景观用水和绿化喷灌用水,遇到超标雨量时启动调蓄池内的强排系统。经由这些改造措施后,小区内75%的年径流量的雨水可以得到控制,对水环境生态的修复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古苑公园于去年七月完成改造至今已近一年,LID设施运行良好,古东小区不再深受内涝之苦,但会否在以后的时间里也同样良好,并且经受住夏季台风考验,依旧是未知数。

    不难看出,我国目前的海绵城市建设仍旧处于起步阶段,海绵城市并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可完成,而海绵城市是否起到其应有的调节内涝、蓄水、净水的作用?这些设施的监管、运营、维护又将如何?

    对于南方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而言,台风季的来临是他们在今年所面临的第一个考验,而在此直观的挑战之下,海绵城市是否能拯救看海大军,让我们拭目以待。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

将本文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 腾讯微博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校内网 转贴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bet365平台开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