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这就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更加开放、更加高效、更加有利于价值实现、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创新体系,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科技创新正前所未有地成为领先城市保持活力、后发城市赶超的重要动力,成为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主要手段。如纽约在经历了制造业中心向服务经济中心转型之后,最近更是积极借鉴硅谷经验,举全力打造新的全球科技创新之都。过去五年,纽约高新技术从业人员数量年均增长接近30%;在对风投的吸引上,纽约2011年已排名全美第二,仅次于硅谷。
当前,上海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这就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更加开放、更加高效、更加有利于价值实现、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创新体系,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把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摆在突出位置
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不仅仅是单个的项目或个别主体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问题,还依赖于其所处的创新系统,关键在于建成要素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合作开放的创新体系,归根到底在于向系统要效率。
经过长期以来的积累和发展,上海创新体系架构已基本形成,已经具备提升系统效率的基础和条件。但与支撑创新驱动、服务转型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尚未有效发挥,主要体现为:各类创新力量不断集聚,但创新资源的组织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特别是缺乏能够提出任务目标,发挥组织、集成主导作用的企业主体;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但功能发挥有待进一步加强,运行还不够规范和高效;科技宏观统筹管理体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大科技”格局尚未有效形成,部门分割、分散重复的现象未能得到根本改观。
提升创新效率,需要加快推进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当前,创新项目的布局思路已远远跳出了单个领域和“纯科技”的范畴,需要立足需求拉动、技术推动、竞争驱动多视角以及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多维度来整体部署和推进。上海“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工程化理念来实施重大科技任务,通过系统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集成应用示范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工作部署的系统性和工作推进路径与目标的清晰化。
提升创新效率,需要加快推进创新主体的“个体努力”转向“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就是要合理配置和发挥各类创新要素的作用,促进各种创新力量形成合力,显著提高整体创新绩效。这既要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又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积极促进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着力构建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还要致力于提升科技发展的合力,加强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社会发展政策等与科技政策的协同,发挥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不同效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上海对外开放前沿的优势,广泛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
提升创新效率,需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要在服务促进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制定更具针对性、协同性和时效性的激励创新政策,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布局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基础和公益性研究。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完善重大战略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任务的组织方式和协调机制,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注重分类指导,对于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带动性,敢于投入,敢冒风险。要优化制度安排、运行机制、评价体系,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使科技人员将关注的焦点真正集中到创新活动本身上来。
以价值实现作为科技创新的追求目标
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包括科学、技术、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是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的内在要求。对于科技创新的评价最终要用创造的价值来衡量。
科学研究的价值就是要产生原创性、引领应用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科学研究在保护和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原创性,更加重视对现实基础研究问题的解决。而技术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应用,在于影响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扩散,以及新产品和新模式的推出,最终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提高。
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加快创新价值实现,关键是要追求“三个点”。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准确把握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趋势和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加快聚焦和突破,不断增强上海科技的原创能力,引领科技创新。二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自主技术体系,推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切实增强上海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竞争力。三是服务民生关注点。坚持将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科技投入,加快推进社会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使科技进步更广泛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当前,恰逢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新一轮变革,机遇难得,挑战巨大。我们既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也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心理准备,加快推进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作者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