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不同区域的容貌改善 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城市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说城市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那么背街小巷管理质量的好坏,无疑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背街小巷在城市管理中是“被遗忘的角落”,重庆主城区背街小巷存在着设施配套不完善、环境卫生比较差、出行交通较拥挤、城市秩序比较乱等问题。因此,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中统筹不同区域的容貌改善,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成为城市管理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五项举措”推动背街小巷整治科学发展
2011年3月,重庆市主城区正式启动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无物管服务的开放式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在整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导向,政府主导、市政主抓,街镇主推、社区主力,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思路,采取五项举措推动背街小巷整治科学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700多条背街小巷的整治,超过200万市民直接受益。
(一)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稳步推进。市市政委牵头制定了《重庆市主城区背街小巷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坚持“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建管并举、机制长效”的整治方针,争取用2年时间,对重庆市主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的所有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促进市政设施完善、环境卫生改观、人居质量提升,切实解决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主城区背街小巷达到干净、清爽、整洁、有序的基本要求。同时,《方案》对时间进度、整治内容、整治要求、整治项目分别作出相关规定,明确了组织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实施背街小巷整治的保障措施予以细化。
(二)加大舆论宣传攻势,营造良好整治氛围。市市政委确立“小巷整治,宣传先行”的思路,让市民广泛了解背街小巷整治的必要性和复杂性,以争取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到2012年10月,市市政委召开新闻通报(发布)会17次,组织媒体采访活动140次,新闻媒体正面报道市政管理工作2800余篇(次)。特别是突出民生主题的“媒体记者市政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巴渝行”和“市容整治亮点展播”等活动,全方位宣传了背街小巷整治过程和成效。
(三)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自下而上共建家园。为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市市政委积极牵头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八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进市场,进军营)活动,整合社会力量,调动社会单位和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建立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定期开展“市政开放日”活动,开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大家谈”论坛、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和短信平台,方便市民及时发现和投诉身边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构建起上下联动、网络互动、考核推动的百姓诉求解决机制,形成了政府引导、全员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格局。
(四)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市市政委坚持“重民意、讲民主、惠民生”的考核导向,注重定期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督查整改相结合,推动城市管理和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这套规范运行、动真碰硬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起重庆主城各区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配强配齐了市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力量,还加大了资金投入和物质保障力度。
(五)加强市政管理执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在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立法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出台相关法规、规章,编制发布多项技术标准、规程、导则、工法的基础上,市政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不断强化依法执法、人性执法、文明执法、柔性执法,保证了背街小巷整治活动和谐稳定开展。主城各区结合辖区实际,努力改善市政执法环境,通过聘请“城管监督员”、开展“学法守法用法”大练兵活动、设立“市政执法公示牌”和“城市管理服务站”等创新方式,大大改善了市政执法环境,基本杜绝了因城管执法导致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五大特色”反映背街小巷整治切合市情
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点多量大、繁杂琐碎、投入较多、涉及面广、群众性强,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重庆主城各区在整治过程中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突显出“五个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
(一)与民生导向方针紧密结合。小巷虽小,却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主城各区在整治内容、整治时间、整治方式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标尺。背街小巷如何整治,什么时间整治,整治成什么样子,都要征求老百姓的意见。有市民赋诗,由衷地称赞背街小巷整治是“小巷深深情更深,连着党心和民心”。
(二)与方便居民生活紧密结合。背街小巷整治,修平了百姓门前的路,点亮了百姓心中的“灯”,解除了百姓多年的忧。在开放式社区和单体楼整治中,主城各区充分利用公共空间,为居民群众修建“民心晒衣场”或设置晾衣架,增设运动健身器材,安装休闲座椅,栽种绿化植物。很多社区被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小公园,既提升了居民小区的整体功能,也有利于社区管理。
(三)与传承历史文脉紧密结合。整治中,主城各区充分发掘背街小巷乃至整个城市的人文内涵,弘扬传统历史文化。如:渝中区在整治改造中充分注入了抗战历史文化元素,注重《新华日报》旧址、马歇尔公馆、抗战名人鲜英故居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北部新区人和街道万年路社区突出“人和文化”和拆迁安置居民对“吊脚楼文化”的记忆……很多社区把过去容易成为卫生死角的堡坎、墙体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墙、艺术墙,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与提升市民素养紧密结合。整治中,各区一手抓整治,一手采取措施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广泛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千人大行动”及文艺演出、环境评比会、整治方案听证会等活动,发动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配合背街小巷整治,共同创建美好家园。同时,社区居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纷纷建立“文明劝导队”、“清洁卫生护绿队”、“卫生死角突击队”、“社区义务保洁队”、“社区环境监督岗”等志愿者队伍,自觉承担起珍惜、爱护新家园的责任。
(五)与彰显地域特色紧密结合。为避免“千篇一律,千巷一面”,主城各区根据重庆独特的山城、江城地理特点,在整治中突出各自的特色和内涵。如:渝中区大井巷社区保留了社区的“山城”特色——山城步道和具有独特文化韵味的蜀绣老人“蜀绣坊”;渝中区嘉西村被打造成适合“背包族”走街串巷的抗战遗址旅游线路;大渡口新一社区依山建设了月亮岩生态公园;江北区将明瑜恒康社区打造成为重庆茶文化社区。
“五大效应”彰显背街小巷整治顺应民意
背街小巷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整治后,产生了综合性“裂变”效应,成为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以来效果最明显、最受市民拥护的整治内容之一。
(一)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背街小巷环境改善后,更好地发挥了对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作用,实现了市民幸福指数、城市品牌形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提升。江北区嘉陵三村整治前被居民称为“渣滓堆”社区, 整治后变成了全市闻名的微企创业园;渝中区大井巷等社区将底层楼廊打造成“社区门店”,既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也解决了部分居民就业。同时,社区改造后,环境变得更加宜居,房价大幅上涨,投入产出比少则1:3,多则达1:15。
(二)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一些背街小巷和开放式社区经过整治后,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市政管理发展成果。石马河山水丽都和金果园两个小区,是江北区的拆迁安置小区,在2010年的环境整治中一度被挂上“最差社区”的“黑牌”。经过整治后,小区环境面貌脱胎换骨,社区群众自发将“街清、道静、民享、国安”的锦旗送到街道办事处,以表达民意。渝北区两路街道临港社区、北部新区人和街道万年路社区经过整治后,均进入了市民海选“最美街区”50强,其声名远远超过一些高档住宅小区。
(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市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各区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投身环境整治,各级党政职能部门、党员干部参与社区共建,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好公仆”精神,谱写出全民参与整治的“大合唱”,密切了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背街小巷整治与社区建设中的卫生、治安、文化、党建等工作紧密结合,营造了邻里如亲的和谐环境,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渝中区华一坡社区探索出“自助式物管”新路子,并不断拓展开放式老旧小区自助物业管理新内容;江北区明瑜恒康小区、嘉陵三村和华唐路片区等居住区,整治前是全市有名的“棚户区”、“治安防范重点”和“脏乱差”小区,整治后化解了社会矛盾,实现了环境整治与社会稳定“双丰收”。
(五)培养了城市管理人才。市市政委建立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起主城各区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区参照市市政委的考核标准,建立了对镇、街的考核机制,使城市管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优势得到了有效发挥,为纵深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制度保障,更为镇、街和基层社区培养了一大批城市管理业务人才,许多街道、社区的基层干部已成为城市管理的“行家里手”。
(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 谭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