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一城九镇”规划建设的成败与得失
2001年初,上海市政府颁发《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并根据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改变上海中心城区无序蔓延扩张、郊区村镇自发分散布点的格局,构筑由“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集镇”组成,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功效互补的城镇体系。其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一城九镇”的规划概念,加快郊区的产业集聚,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和形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郊区城镇群和都市经济圈。作为全国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先行者,上海市“一城九镇”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来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成功之处:以综合条件评价为依据的试点镇的选择;高标准与大手笔的前瞻性规划设计模式;以景观环境营造为先导的综合开发模式;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的运作方式。
不足之处:城乡二元化格局下的过度商业开发模式;软环境与民生工程建设的配套相对落后。
二.上海市经验对重庆市近郊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1.根据城乡统筹背景合理选择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重庆目前的社会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阶段还相对滞后,尤其是重庆市目前在近郊区的范围内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和快速交通方式还相对缺乏。因此,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实现近郊区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可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同时注重城乡统筹发展,选择以卫星城为主要的开发模式,在近郊区范围内加大小城镇的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起近郊的卫星城镇群,弥补都市区外围缺少中小城市腹地支撑的不足,完善市域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2.依据地区综合条件选取适当的小城镇作为试点
重庆市在近郊区小城镇建设中应该择优选取综合实力较好的小城镇作为试点,无论是在试点的范围和试点的数量方面,都要采取慎重的方式,而不能采取上海市“一城九镇”的做法全面铺开。
3.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塑造风格鲜明的特色城镇
充分利用重庆市复杂的地理环境要素,在小城镇建设中,着力构筑环境景观的异质性和城镇形态的多样性。在小城镇建设的前期,结合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风格突出的景观环境,要以建设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愉悦的人居环境为先导,既重视大环境绿化,又重视街道、小区的小环境美化建设。把重庆市近郊区的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绿化建设紧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建一房、绿一点,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不断改善城镇面貌。
4.广开渠道、加大配套构筑多方合作的开发平台
积极引导,做到政策扶持和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一方面,积极推进近郊区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建强载体,给足政策,活化方式,引导企业向城镇和开发区集中,做大做活经济。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不断拓宽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走出一条在政府主导规划和政策支持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多方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
5.注重产业、集聚人气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小城镇的长远发展,淡化商业房地产的投资行为,做到发展经济和提升人气相结合。一是实行招商引资。二是实行产业带动。三是实行人口增容。通过小城镇周边的农村土地挂牌流转,创新城乡统筹的新方法,为农民免费办理进镇户口、合理减免税费等办法,吸引农民进镇兴业,从而调动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