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四川改革试“经”石》系列报道二十
——南充阆中市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阆中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以来,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主攻方向,充分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自然资源禀赋,统筹做好旅游驱动、生态打底、人的城镇化三篇文章,探索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旅游为核,驱动新型城镇化。立足“千年古城、旅游名城”的优势,坚持把旅游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驱动新型城镇化的主引擎,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呈现历史文化韵味,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围绕旅游定思路。坚持以旅游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龙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确立了“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旅游城市实质上是城市旅游”的理念,明确了“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按照“景城一体、宜居宜游”的标准和“旅游+、+旅游”的思路,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建设,时时突出旅游,处处体现旅游,统筹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品位,努力实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景城一体,和谐统一”。
(二)突出旅游强优势。始终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阶段特征,着力推动旅游从假日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把“品牌创建”作为旅游上档升级的重要抓手,成功创建了阆中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宫院国家4A级风水文化旅游景区、国家园林城市、阆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嘉陵江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构建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做美城市形象,做优旅游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2017年,阆中市接待游客数达到1044.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1.93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阆中市接待游客36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5.1亿元,阆中旅游已经成为川东北和嘉陵江旅游的龙头。
(三)配套旅游兴产业。始终把旅游作为产业发展龙头,着力推进工旅融合、农旅结合,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共荣。围绕旅游,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引资建成8家高星级酒店、3大休闲娱乐集中区、3家大型购物中心、1家川东北最大的游乐园,三产服务业高速稳进发展,三产服务业长期保持在川东北地区前列。大力发展涉旅工业,将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能耗低的食品医药、轻工丝纺作为工业的主攻方向,全力培育张飞牛肉、保宁醋等本地传统优势企业,引进了康美药业、加加食品等5家上市公司。大力推动农旅结合,提出建设中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市的目标,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建设了5万亩生姜、5万亩中药材、5万头肉牛经济和5万亩江天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发展了木兰垂钓、裕华采摘、博树回民风情等一批乡村特色旅游。
(四)借力旅游助脱贫。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借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高效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等现代生态农业,将旅游产业链条延伸至农业、农村。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涉农旅游,建成沙溪、裕华、江东等一批集农业观光、生态休闲、采摘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出老观古镇、天宫风水、构溪湿地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了农民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推动了阆中旅游从假日观光到休闲度假、从古城旅游到农业休闲旅游的转变。目前,全市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大户1610余家,特色农家乐近500余家,从事涉旅行业人数5.6万余人,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增收。
二、生态为先,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立足文化名城、山水之城的定位,在城市建设上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把绿色发展融入城市建设的各方面,以提高城市品质为关键,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努力把建设成有历史记忆的绿色美丽城市。
(一)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科学引领城建方针。始终坚持“名师规划、名人参与、名企建设”战略,以绿色、低碳为引领,按照“适度超前、不留败笔”的理念,邀请中国城乡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毕路德国际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地实施了100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阆中市可持续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和可持续城市能力建设指南》和城乡一体化、城镇交通、重要片区和节点规划以及城市设计,科学合理地勾勒出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蓝图。实施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了城市道路等专项规划及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编制《阆中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将老城区规划为核心旅游区和商贸服务区,将七里新区规划为工业集中区、行政办公区和现代住宅区,将江南新区规划为现代物流园区和高档休闲度假区,新老城区实现了产业互动、功能互补,“一核三区”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基本成型。编制了高速公路互通、火车站周边、新区滨江路沿线等片区的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凸显特色性,推动城市树形象、提品质。
(二)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游城市。紧扣“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按照“顺势而为、绿色优先”的理念,努力建设“闻者向往、游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幸福美丽之城。结合本土文化与人文特征,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绿地景观,建成11公里古城滨江生态景观走廊和人民广场、鱼翅广场、状元广场等20多个休闲文化广场,打造出滕王阁公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熊猫乐园、红军纪念园等8个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建成区内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8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1平方米,滨江路沿岸共栽植杨树、柳树、水杉10万余株,芦苇、巴茅等亲水植物3万余丛,建设总长度12公里,实现河道绿化普及率97.2%。坚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严格禁止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企业进入阆中,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暂的经济增长。加大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力度,关停了所有沿江沿河小企业、小作坊,划定了城市“绿线”“蓝线”“紫线”,制定了专门管理办法,严格监督管理,精心保护自然山水和文化遗存,阆中地表水水质常年达Ⅱ类以上,饮用水水质达标,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3天,常年无重度污染天气。
(三)全面保护历史印记,精心延续文化根脉。城市建设,文化为魂。为精心保护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按照“保持风貌,传承文化,提升品位,完善功能”思路,不断修缮、保护、提升古城。出台《阆中市古城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保护范围和规划目标,为古街巷、古院落以及古城整体格局全部建立了图文和视频档案,对历史建筑实行挂牌保护,更好地保存历史印记。在古城内全面实行步行街管理,全面规范古城经营业态,全面实施古城风貌整治,先后拆除不协调建筑30余万平方米,整修改造古街古巷50余条,有序复建道台衙门、文庙、北街牌坊、西城门楼等标志性景观,改造提升20多个特色文化古院落。坚持“修旧如旧、复古如古”的原则,大力实施古城保护提升工程,努力把每一座建筑都建成耐得住看、经得起品的文化精品,打造出丝绸工艺、古玩字画等5条特色街区,如今城内古楼林立,风韵十足,市民常住其中,游客留连忘返,一座活着的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古城的原真性、完整性显著提升,古城特色更加鲜明。
三、以人为本,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公共服务、普及基本社会保障,大力突破现有机制体制束缚,变农民资产为资本,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就业生活。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速人口转移,让农业转移人口“愿进城”。一是摸清现有存量。加快“双清”工作,引导跨辖区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领取居住证,将全市常住人口和城镇现有人口予以明晰,掌握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二是努力扩大增量。大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互换、招引龙头企业等方式,让农村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我市流转土地17.9万亩,招引杨氏果业建设江东农业产业园、四川阡裕生态农业科技建设的葡萄产业园等8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专合社883个、家庭农场761个,飞凤镇利用土地托管互换,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让3万余农民从“以地种粮、自给自足”中解放出来后,进入农业龙头企业务工或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脱离较分散、低收入的土地耕种,每年还将有300-600元/亩的土地流转或出租收入。三是启动产权交易。全面开展农村确权颁证工作,完成所有乡镇的“三权”确权颁证工作,制订《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引导转移农民将权益进行流转交易,对康农中药材、禾丰葛薯和西山川明参等农民专合社进行了会员股权量化工作,将农民不可流动资源变为可流动资产。
(二)培育壮大产业,促进就近就业,让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住”。大力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后,必须确保他们有事干、有钱挣、能留住,才能更好巩固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城镇“空心化”“有城无业”的现象。阆中结合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旅游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带动工业、农业和三产服务业协同发展、互动共融。编制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方案》,制订出台《关于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意见》,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培训、服务和创业帮扶,让转移人口在就业创业上享受更多优惠,实现产业发展促动就业和创业。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实现就业2.8万余人;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涉农旅游,建设了集农业观光、生态休闲、采摘体验于一体的4个大型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的转变;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引资修建了8家高档酒店、3家休闲娱乐集中区、3家购物中心、1个大型游乐场,有效扩大了三产服务业就业群体,全市从事涉旅行业人数达到15万人左右。近三年来,吸引8000多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三)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保障,让农业转移人口“过得好”。一是加快城镇建设。实施了嘉陵江三桥和四桥、昊天大道、巴都大道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了老城区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新区污水处理厂和第二垃圾填埋场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和改造城市地下排水管网150余公里,10公里滨江生态走廊全面建成,先后获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盘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并入选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全面提升。二是建设美丽乡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实施了20余个新农村聚居点建设,集中实施道路、水电气供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当地农民就地城镇化;国道212线和347线、省道206线等干线完成改造,全市实现乡镇通油路、村组通水泥路、农户通便民路,天柏、河溪集中供水站建成投入使用,农村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等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幸福美丽新村的目标正在实现。三是强化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落户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畴,实施财政补贴,实现应保尽保;加大社会救助,将农业转移人口优先纳入救助范围,兜住民生底线;实施住房补贴,出台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进城购房的农业转移人口给予减税费、发补贴、贴息贷款、就业扶持等多项优惠措施;扶持创业就业,出台《关于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意见》,加大创业指导和帮扶,设立农民工创业园、创业街,让转移人口在就业创业上享受贴息贷款、创业补助、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