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丝路文化高地,打造以曲江新区为引领、“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深入实施“文化+战略”,围绕“文化+人脑+电脑”,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构筑西安“文化产业增长极”。
这一决策正是西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做出的“扎实推进文化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举措。
聚焦目标理清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高度重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多次就发展文化产业做出重要批示或提出要求。王永康书记在全市补短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讲话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迫切要求,也是当前大西安追赶超越换道超车的新引擎。王永康书记说,“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要聚焦目标理清思路;并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对西安来说,培育大产业的方向就是“3+1”, 其中“1”就是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会议要求各区县、开发区要围绕“3+1”找到产业发展的落脚点、突破口,抓大产业、大抓产业,共同构建起国际化产业体系。这一要求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在大西安建设中的作用,也为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 我市2017年出台了《关于补短板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市场主体、聚集专业人才等九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措施。夯实工作责任,提高办事效能,制定了该政策的《实施细则》,方便企业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制定了该政策的《服务手册》。出台《大西安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西安市文化产业倍增计划》、《西安市书香之城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1)》、《西安市建设“音乐之城”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区县、开发区参照市上做法,结合区域实际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
去年年底,按照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庄长兴的批示精神,省委宣传部还将《关于补短板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西安市文化产业倍增计划》转发各地市党委、政府学习借鉴。
健全机构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机构建设上,西安市去年成立了市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委宣传部新设了文化体制改革处、文化创意产业处。会同市编办印发《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力量的通知》,各区县、开发区参照市上的做法,成立相应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落实所需编制,实现了“有人办事”。
新成立的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先后开展了“青年够Young·新青年创业跨界融合分享会”、“创星集结”等品牌活动,按不同主题分别组织邀请创业大咖和金融机构负责人等,与众多创业者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业经验等,搭建起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受到广大创业者的欢迎和好评。据了解,目前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共有会员单位51家,计划2018年会员单位突破100家。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市委宣传部联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编制了《西安市建设“丝路文化高地”行动计划》。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学习借鉴了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文化发展方面的政策和规划。在北京召开了西安市建设“丝路文化高地”专题研讨会,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对课题进行了充分研究论证,征求了省内部分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西安市建设“丝路文化高地”行动计划》目前已比较成熟,近期即将对外发布。
补短板让文化产业发展提速
西安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但丰富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还存在着明显短板,与杭州、成都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7年,我市出台《西安市补短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将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决定》中关于“补齐文化产业短板”的要求细化分解为68项重点任务。出台《市级领导包抓“补齐文化产业短板”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采取市级领导分工负责的方式狠抓贯彻落实。
市委宣传部牵头包抓推进文化产业重点任务。曲江创意谷、369互联网基地、华商传媒产业园等“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入驻企业700余家,孵化项目240余个。明·秦王世子墓环境整治项目、中国周城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大唐华清城二期、高陵区文体中心项目、秦王水景公园项目、西安丝路文化艺术中心、大秦·骊宫温泉度假村项目、铁路主题公园等9个市级重点项目于2017年开工建设。明德门文化艺术创意小镇、浐灞世园婚庆文旅小镇、泾河新城茯茶小镇、临潼区秦匠旅游商品创意小镇4个项目列入全市首批文化类特色小镇创建目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