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
5年投入55亿建“季华实验室”
以全新机制筹建佛山理工大学
深剖析
聚焦城市热点,解读公共政策
“季华实验室”选址在南海区三山新城文翰湖北面地块,到2020年中期,规划建成9个实验室:增材制造实验室、机器人与先进控制实验室、生物制造实验室、全光制造实验室、精密仪器与智能装备实验室、先进设计与协同实验室等
4家广东省实验室
●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
●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佛山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2017年佛山市全社会研发投入(R&D)预计超250亿元,预计比例超过2.65%,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2018年佛山还要干几件大事。昨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除了总结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情况,还对今年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部署。
最受关注的,此前落户佛山的广东省实验室也有了更明确的消息:正式命名为“季华实验室”,落户三山新城,占地1000亩,前三年将投入3 5亿元进行建设。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将成为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他表示会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的重要一员。
佛山领“任务”
将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长蔡家华主持了昨日会议,透露了佛山将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消息。据介绍,《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于4月初正式公布,宣布了这一消息,而佛山从2012年就开始向着这个目标迈进。
至此,佛山将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旗帜性抓手,着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根据要求,包括佛山在内的有关城市,要着力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完善人才管理、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培育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着力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数读佛山科创
技改金额全省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佛山去年科创成绩非常突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R&D)总额GDP占比2017年预计超过2 .65%.另外2017年全市财政共投入创新资金47 .29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6 .09%,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在每年递增情况下额外追加4亿元、总经费达6.81亿元;另外全市1229家企业投入技改金额772亿元,技改企业数和金额均居全省第一。
蔡家华表示,去年佛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47家、同比增长83 .5%,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6家、居全省第三,目前省级工程中心新增数和总数均居全省第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49.07%,建有率居全省第一、同比实现翻番。
会议邀请了多家科创企业代表,其中美的集团、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还分享了各自近年的科技研发经验。
焦点
筹建季华实验室 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去年12月22日,广东省正式启动建设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其中佛山负责组建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今年2月8日该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实验室的建设驶入快车道。在昨日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宋志义表示,结合佛山历史,该实验室名正式定名为“季华实验室”,并对筹建工作的进展情况作了介绍。
瞄准国家重大专项
服务佛山经济发展
“季华实验室”选址在南海区三山新城文翰湖北面地块,规划建设总面积近1000亩,其中,研究中心、分析检测中心、生活配套中心等共220亩,远期规划产业化基地超过700亩,目前已完成实验室规划项目建议书。而实验室开办资金及营运费用将由佛山市政府在佛山财政资金中统筹解决,前五年每年投入财政资金不少于10亿元,其中前3年共计投入35亿元(不含省级财政后补助经费)。
宋志义在汇报中表示,实验室瞄准国家实验室建设目标,立足佛山、扎根广东、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按照最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的标准来建设,力争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实验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因此在总体建设原则上,既要“顶天”,即瞄准国家重大专项,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也要“立地”,瞄准佛山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逐步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
2020年将建成9个实验室
目前,实验室已经完成首批研发方向、研究团队和建设平台征集工作,预计到2020年中期,规划建成9个实验室,包括增材制造实验室、机器人与先进控制实验室、生物制造实验室、全光制造实验室、精密仪器与智能装备实验室、先进设计与协同实验室等。同时实施“333”工程,即建设4英寸晶圆工艺平台、电子束直写、精准医疗服务平台等三个平台,建设汽车线束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化制鞋生产线和自动化建材生产线等三条生产线,研制采茶机器人、智能交通监控装备、激光加工装备等三种装备。项目征集,也受到了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微电子所、苏州医工所等科研单位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佛科院等高校科研团队的热情响应。
根据计划,接下来实验室将重点组建配齐专职运营团队、拟订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对接海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加紧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的联系与沟通。此外,还将研讨确定首批启动的科研项目、拟订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规章制度等。
企业分享
美的全球布局研发中心
博士总数超500名 研发占比将达10%
“搞科研,必须舍得砸钱,美的有这个决心。”昨日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美的集团战略及创新总监、中央研究院博士周福昌分享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六大举措,包括科技研发投入、人才引进与培养、资本运作、建设科研核心部门和创新体系等。
事实上,近年来,美的集团逐年提升研发投入,2017年研发投入就达到8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5%。在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的背景下,美的加快了全球战略部署:在深圳、上海等国内9个城市,美国、德国、日本等海外11个国家建立研发中心,与麻省理工、普渡大学、谢菲尔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几十所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进行科技合作。同时,通过收购库卡、东芝白色家电、合资日本安川机器人公司,投资美国soundhound人工智能公司等一系列动作,加速公司海外布局和全球化能力。
在有了硬件配套以后,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为此,近年来美的引进和培养了大量高端人才,现有博士500多名,外籍资深专家300多名,研发人员整体超过1万人,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科研大军。在人才培养方面,美的鼓励员工学习深造,对于员工就读博士、MBA、EMBA进行重金支持,而博士后工作站运营至今,累计培养了34名博士后人才。
周福昌介绍,早在2014年,美的开始建设中央研究院,加大对中长期技术的规划、研究和储备。经过3年多的发展,现在美的中央研究院高端研究员接近400名,其中博士超过50名,外籍专家超过20名,硕博比例超过65%,是美的最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部门,是美的的“达摩院”。另外,美的中央研究院以顺德总部为大本营,在美国、德国、上海、深圳等地设立分院,建设了4个院士工作站,聘请院士作为学术带头人实施核心技术研究,使美的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行业最新动态。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举措,截至2017年,美的集团累计申请专利7万件,拥有自主专利3 .5万件。按照计划,2018年美的研发投入预算占销售收入5%,而未来5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要达到10%。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完成3项国家标准制定 自主专利近百项
2017年底,国家工信部公布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告》中,精铟海工“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脚锁紧系统”产品销量全球市场排名第三,国内排名第一。这家根植于佛山的企业,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既掌握海工专用设备制造核心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同时拥有国家海上工程服务能力的一体化公司。
昨日大会上,该公司总经理吴平平介绍,目前公司拥有自主发明专利近百项,完成3项国家标准制定,逐步填补我国海洋装备设计制造领域的标准空白;自主研发投建的两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是国内最先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价值数亿级的海工专业装备,是行业稀缺资产。而两座平台的注册港是佛山,这意味着,这两个平台将带着五星红旗和佛山的名字在海上扬威。
吴平平介绍,公司每年在研发领域投入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7%,近年来更逐年增加,筹建的里水研发基地已经投入使用。此外,该公司整合国内顶级创新资源,与中国船级社、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海油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强强合作,进行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同时,先后建立省工程中心、精铟-西安石油研究中心、精铟海工孵化器、精铟海工研究院等平台,通过实体科研平台、互联网虚拟平台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进行精准的海工科研创新。
统筹:
南都记者
吴曦
采写:
南都记者
吴曦 关婉灵
摄影:
南都记者 郑仲